【先进典型专访】医者仁心守健康 履职尽责显担当_医疗健康_BOB娱乐官网(中国)体育平台官方app
BOB娱乐官网
bob官方平台app
bob电竞体育平台
BOB娱乐官网
bob官方平台app
bob电竞体育平台

医疗健康

建筑装饰

医疗健康

【先进典型专访】医者仁心守健康 履职尽责显担当

来源:医疗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16:30:54

  2021年12月25日,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团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电动轮椅。轮椅的主人说,它见证了一个希望的实现,想把它转送给需要的人用。

  事情还要从当年4月17日说起。当天,李志武接到一通来自湖南怀化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向李志武咨询:他的岳母患有腿疾,坐轮椅已经两年了,是否还有站起来的机会?

  电话里,李志武详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并就就诊治疗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第二天,67岁的患者来到医院,其双膝关节反复疼痛8年,加重伴不能行走2年。3年前因股骨颈骨折做了手术,两年前双膝关节病情加重导致不能行走,两个膝关节屈伸明显受限,双膝关节、双手严重畸形。

  病人入院后,李志武立即组织科室讨论,而后远程会诊,请教湘雅医院和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制定手术方案。2021年4月26日和2021年6月28日,由李志武主刀,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团队为患者分别做了右侧和左侧双膝关节置换术,经过科室团队的精心治疗及康复指导,患者终于能自己独立行走。

  为尽快提升科室人员技术水平,李志武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带领医务人员做手术、查房。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水平,不仅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提升了科室整体服务水平。在李志武的带领下,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成为市级重点学科。

  患者送来的电动轮椅饱含感激之情,也激励着李志武和他的同事们在工作岗位上不断精益求精。一年多以来,在医院的全力支持及科室同事的密切配合下,李志武带领整个团队奋战在临床一线,治疗了一个又一个患者,为很多家庭托起了新的希望。

  “医疗质量和安全永远在路上。”这是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聂颖的座右铭,工作中,她一直将这句话谨记于心并不断践行。

  “为提高病历质量,我们每月、每季度都会定期对病历进行全方位检查,每年再进行一次梳理总结,强化对规范病历的认识。对有一定的问题的,也会不定时进行检查。同时,将PDCA循环管理理念及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引入医院、科室的质量管理中,不断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采访中,谈及自己的日常工作,聂颖滔滔不绝。

  作为医务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聂颖始终围绕提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病历质量,助力医疗技术提升、加强医联体之间的桥梁纽带、规范医政医务管理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持续强化督查指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检查及考核标准;组织实施督导检查,补齐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弱项短板;组织医疗质量安全综合考核,督促整改落实提高医疗质量。通过检查督导,患者安全得到了更好保障。

  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培训。3年来,她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培训20余次。组织举办全院“优秀管理者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案例竞赛”,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在医院内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文化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学习与交流,更好地帮助广大医务人员领悟医院PDCA管理精髓。

  持续加强交流合作。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和竞赛,以活动和竞赛为载体,弘扬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团结创新的职业精神,逐步提升了医院的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了医务人员专业方面技术水平,促进了医疗技术同质化管理,加大了市县各级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积极开展与各县区、乡镇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参与组织院内医务人员下乡帮扶、义诊等活动,通过医疗技术下乡,提高医院与各级医院的沟通交流,也帮助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及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10年前,她成了一名护士。在上岗前那个庄严的时刻,身着洁白护士服的张艳,举起右手,内心涌动着火一样炽热的美好情愫,用青春和对未来的憧憬立下了铮铮誓言。

  光阴荏苒,10年过去了,就职于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张艳信守自己的诺言,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工作。

  “注意休息,多喝水,液体不要放太快。”记者见到张艳时,她正在病房内忙碌着。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不仅包括出入院宣教、打针、发药、正确执行医嘱,还包括了许多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内容。

  “常年无休、随叫随到、经常加夜班,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虽然苦了点,但每当听到病人病情好转,我觉得很自豪。”张艳说。

  “病房就是我的工作阵地。”时间回溯到2020年春节晚上,本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打破了新年应有的祥和热闹,科室的一通电话让她回到了工作岗位。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张艳收拾好换洗衣物后,便匆匆离开家投入战场。

  进入病区,口罩、帽子、护目镜、手术衣、防护服等一样不能少。尽管护理工作繁琐辛苦,但对患者的细致照顾不会减少,张艳表示,遇到忍受疾病折磨,一度丧失求生欲望的病人,她就耐心与他们聊天谈心,给他们做疾病的健康指导,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并照顾到患者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所有的一切都亲力亲为。

  10年来,张艳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慢慢地增加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爱心、耐心、细心服务患者,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扬。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对病人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帮助,学会换位思考,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新的风貌,真正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张艳说。

  刘焱,纳雍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他就暗自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医技为病人解除病痛。

  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刘焱先后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通外科、广东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工作中,刘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他对普通外科常见病、多见病能熟练掌握及处理,对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处置能力。同时,他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篇。

  刘焱对待患者认真负责,耐心解释和沟通,熟悉每位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治疗,时刻站在患者角度所想,赢得每位患者尊重和认可。

  在同事眼中,刘焱每天活力满满,是不知疲倦的“战斗机”。担任纳雍县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党支部书记以来,刘焱发展党员20余名,带领党员学习党史,组织观看爱国电影,锤炼党员的党性。

  刘焱充分履行支部书记职责,创建了纳医二支部——乡镇医院服务提升群,该群汇聚了纳雍县人民医院及贵州省内各领域知识结构强、思维活跃的技术精英,为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群众服务,为乡镇医务人员解答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困惑,他还组织技术精英远程会诊、远程指导手术等。

  刘焱孜孜不倦的钻研,收获了累累硕果。2013年获医院“先进个人”表彰,2015年获医院“十大服务明星”表彰,2019年获“下乡帮扶优秀人员”表彰,2021年获纳雍县医务工作者“先进个人”表彰。2020年,他所在的纳雍县第二临床党支部获“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表彰;2020、2021年,纳雍县第二临床党支部获纳雍县人民医院“优秀党支部”表彰。

  从医十余载,刘焱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为纳雍的医疗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刘焱表示,今后工作中,将继续发扬刻苦精神,永葆医者初心,用自己的专业方面技术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医生节”专访丨郑菲:用酷爱和仁慈的心情据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
下一篇:先进“急诊室”后听“院长说” 医疗体裁节目打响“上海服务”品牌